【推荐】工程实习报告七篇
在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程实习报告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程实习报告 篇1通过为期10天的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进行的暑期实习,系统学习了TD-SCDMA技术的概述,发展,基本原理,关键技术,接口协议以及其核心网的概述,之后在由ZTE中兴公司搭建的TD-SCDMA移动通信实验平台上,完成了对TD-SCDMA技术的核心网络子系统以及无线网络子系统的配置,加深了对TD-SCDMA技术的理解与应用。
在实习的第一阶段,先是在理论层面了解了TD-SCDMA技术的演变进程,产业情况以及业务发展。
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是在80年代发展起来的第一代通信技术,当时主要以模拟技术为主,随着需求的驱动,在90年代兴起了以数字技术为主的第二代通信技术,其中出现了语音业务,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到20xx年第三代通信技术运用而生,其以宽带业务为主,并且逐渐满足数据业务的急剧增长,同时也解决了第二代中电话老掉线网慢的缺点,同时其无缝全球漫游,以高速传输的特点,使其在固定网移动网以及卫星网上均能互通,同时,其丰富多彩的业务服务以及高品质的通话质量,更大的容量更低的代价等,逐渐形成了其独有的优点特色,使其用户激增,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方便。
在演变的过程中,TD-SCDMA的标准也进行了演进,我国逐渐有了自主的知识产权,避免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壁垒,同时TD-SCDMA技术的发展,拉动了上下游经济的保障了国家的通信安全,并且保证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性。与此同时,TD-SCDMA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系统设备的多厂家供货环境已经形成,具备了大规模独立组网的能力,其中展讯,凯明,T3G,ADI,大唐等公司成推出了多款测试终端的芯片,并且在终端得以测试。至今,TD-SCDMA技术的产业化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
随后,了解了TD-SCDMA的关键技术,其中TDD技术易于使用非对称频段, 无需具有特定双工间隔的成对频段适应用户业务需求,灵活配置时隙,优化频谱效率上行和下行使用同个载频,故无线传播是对称的,有利于智能天线技术的实现无需笨重的射频双工器,小巧的基站,降低成本。智能天线技术也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关键技术,智能天线是一个天线阵列:它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不同天线单元对信号施以不同的权值,然后相加,产生一个输出信号。原理:使一组天线和对应的收发信机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和激励,利用波的干涉原理可以产生强方向性的辐射方向图。CDMA系统中多个用户的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是混叠的,接收时需要在数字域上用一定的信号分离方法把各个用户的信号分离开来,此时就用到了联合检测技术,传统的CDMA系统信号分离方法是把MAI看作同热噪声一样的干扰,当用户数量上升时,其他用户的干扰也会随着加重,导致检测到的信号刚刚大于MAI,使信噪比恶化,系统容量也随之下降。而联合检测技术则是人们探索将其他用户的信息联合加以利用,也就是多个用户同时检测的技术,即多用户检测。多用户检测是利用MAI中包含的许多先验信息,如确知的用户信道码,各用户的信道估计等将所有用户信号统一分离的方法。
DCA是动态信道分配的简称,其作用是通过信道质量准则和业务量参数对信道资源进行优化配置。DCA的测量由UTRAN执行,并由UE向UTRAN报告测量结果。为了使空闲模式下的DCA测量最小化,应区分两种情况:与TD-SCDMA系统建立连接时的初始DCA测量和连接模式下的DCA测量。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减少干扰、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信道资源,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普遍采用信道分配技术,即根据移动通信的实际情况及约束条件,设法使更多用户接入的技术。信道分配有固定信道分配(FCA)、动态信道分配(DCA)和混合信道分配(HCA)3种。
在实习的第二阶段,主要完成了对TD-SCDMA技术的核心网络子系统的配置,其中包括MGW核心网的配置,MSCSERVER核心网的配置以及RNC数据的配置。其中,MGW作为媒体网关,完成2G和3G无线接入、传输与媒体流的转换等承载功能; MSC Serve是移动交换部分,主要完成呼叫接续及控制功能,是整个网络的控制中心,即将呼叫接续和控制与承载分离,体现核心网可演进的特点;RNC为无线网络控制器,是第三代无线网络中的主要网元,是接入网络的组成部分,负责移动性管理、呼叫处理、链路管理和移交机制。TD核心网以TD无线侧与网管平台共同组成了实验系统框架结构。
在设置第一个核心网MGW核心网的时候,由于是第一次设置,在老师带领设置了两次后自己动手实践,按照老师要求的步骤,一步一步进行,其认真细心是必要的,虽然对有些设置过程不是很了解,但是在设置过程中还是熟悉了整个软件的使用过程,以及其注意事项,在检查了两次之后,顺利完成实验。这次实验主要目的是认识和了解MGW核心网的设置过程,以及对软件的使用过程,对整个核心网配置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后续的配置打下基础。通过这一次的配置过程,我初步了解到了核心网的整个配置过程,加深了对TD-SCDMA技术的认识与理解,在实验之后通过对MGW的一些知识的查阅,更深的了解到一些配置的细节,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完成媒体资源处理、媒体转换、承载控制功能,以支持各种不同呼叫相关业务的网络实体。
以下是我对MGW更深一步的理解:MGW网元是用于完成媒体资源处理、媒体转换、承载控制功能,以支持各种不同呼叫相关业务的网络实体。其主要功能有三点:在媒体资源处理方面,其在一个基本呼叫接通的过程中,我们会听到网络播放的各种提示音。无论是呼叫正常接通时播放的回铃音,或者各种异常情况下播报的通知音,如“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等,都需要通过MGW网元去申请、激活并接续一个音资源后才能正常播放。在媒体转换方面,由于2G、3G用户采用的不同编解码,MGW网元需要在主被叫用户之间进行不同编解码之间的转换。如果编解码难于理解,可以想象成主被叫用户讲不同的语言,而MGW就是中间的翻译者,它会将主叫发来的语音包重新编解码,组成被叫可以理解的形式发送给被叫,相反的方向也同样处理。在承载控制方面,在呼叫接通的过程中,MGW需要与MSCS(VMSC SERVER和GMSC SERVER)网元进行交互并接收MSCS发出的关于承载控制的相关指令,以便知晓在什么阶段需要连接哪个音资源,什么时候需要播放提示音等,这些指令全部来源于MSCS网元,MGW与其协同工作完成呼叫接通的全过程。所以说,MGW核心网的设置是TD-SCDMA技术的重要部分。
随后又进行了第二次MSC Server核心网的配置,此次的配置过程相对于第一次来说较为复杂,但是有了第一次加深对软件的使用的熟练程度,这一次虽然复杂,但是 ……此处隐藏29902个字……第二 始发大厅。地下二层是地铁 13 号线到发站,地下一层是地铁 2 号线 东直门站。该交通枢纽连接了地铁 2 号线、13 号线、公交电汽车站 以及首都机场快速轨道,乘客在此能实现零距离换乘。 首都机场 T3 航站楼由 GTC、T3C、T3E 三部分结构组成,是目 前世界上的单体建筑。GTC 分四层,地下两层是停车场,地上 两层是机场快轨站台,同时还是机场高速、轻轨的交汇地,是航站楼 的门户。T3C 为乘客办理登记手续、候机和行李托运的地方,是 T3 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我们参观的重点。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巨大规模和采光设计, 航站楼和停车楼顶 部设天窗自然采光,有“龙鳞”之称。特别是航站楼近 300 个天窗朝 向光线良好的东南,白天大幅度减少灯光照明。玻璃幕墙采用中空低 辐射镀膜玻璃, 既保证采光, 又隔音隔热; 部分天窗可自动开启通风, 调节楼内冷暖。
4、参观北京南站、乘坐 BRT、参观西单平面立交
北京南站外型奇特,像三叶虫的化石造型。该站有地上两层,地 下三层,从上到下依次为:高架候车厅以及配合的高架环形车道、站 台轨道层、换乘大厅、地铁 4 号线、地铁 14 号线。在高架候车亭屋 顶中央采光带,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突出了环保节能的理念。
如此豪华壮观的车站却并不见多少人候车, 且始发车都是动车和 高速列车,由于我国高铁线路刚刚起步,该站目前发挥的作用远小于 北京北站和西站,但在功能上绝对可称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了。 由木樨园桥乘坐 BRT 到前门用时 17 分钟, 比起北京的普通公交 应该说是很快了,一路并没有因为车辆占道和堵车耽误时间,延误主 要发生在十字路口红灯时间, 不过北京的道路早已过饱和, BRT 是否 适合大范围推广有待商榷。 西单平面立交是苜蓿式立交的平面化, 解决了十字路口右转车辆 所造成的冲突和交织,且简单方便,可以让人一目了然,应该是值得 推广的。
5、调查路口交通量 交叉口机动车流量调查表
调查地点:宽街路与沙滩路交叉口 调查员姓名: 交叉口控制方式:无信号交叉口 调查日期:20xx 年 9 月 14 日 天气:晴 路口类型:T 型路口。
6、参观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 参观了许多设备,多和铁路与站场有关,从最新的动车到古老的 蒸汽机车模型一应俱全,还有各式各样的铁路信号设备和轨道,无不 显示了这个学校很有内涵。
三、 实习心得
北京之行向往已久, 可以在老师的引领下深入的了解首都的城市交通,归来之后却没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应该是和自己的期望有差距吧。 问题就在于这次实习以一系列的参观为主, 并没有涉及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这一学习的最重要环节,到头来还是看看而已。 最直观的:北京很大,楼高、车多、人多,还有无处不在的拥挤, 虽然是首都,但它并不让人留恋,也去了很多地方,除了故宫,大多 流于形式,缺乏内在的东西。对于北京不能说官不大、钱不多,高校 和各种科研机构以及专家精英比比皆是, 交通问题一直在想办法可是 确实越解决越糟, 我认为交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观念和管理制 度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交通理论和硬件搞得再好也徒劳。 参观北工业和北交大,才感觉到有种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实验室 的配置和他们平时做的工作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我想此番北京之行一 定坚定了考研者的决心,同时也动摇了就业者的信心。读研,接受更 加好的教育,可以使人有机会接触到高层次的东西、先进的理论,确 实很好啊! 不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目前我还是坚持就业的。 首都机场航站楼和北京南站确实让我感叹很长时间, 设计的大气 漂亮,在旅客的分流上处理的很好,很少出现扎堆排队,混乱不堪的场面,巨大的钢支撑和玻璃墙引领了现代建筑的时尚,还可以充分利 用自然光,再加上太阳内板和雨水收集利用,足见节能、环保是现代 建筑的发展趋势。
工程实习报告 篇7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二郎庙污水处理厂
时间:20xx年7月5日
工厂概况:
武昌二郎庙污水处理厂,是目前我市建成的规模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该厂服务面积2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43万人,主要负责收集和处理杨园、徐家棚以及徐东和梨园等地区的污水,远期规划规模为40万吨/天,本期实施规模为18万吨/天。污水处理等级为一级。其污水收集系统工程于1998年2月开工,其后污水厂三通平、土建以及设备安装工程相继进入实施,工程历时近四年。共完成总投资2.1亿元。工程建成后,将不断改善徐东、梨园等地区的环境,减轻东湖、沙湖水体及长江的污染。免费
主要单元:
(一)格栅
作用:拦截污水中大块渣质,保证泵的正常运行,和满足后续处理的需要
设备:机械格栅2台,输送机1台,不锈钢轻便阀门6台
工艺参数:栅距:20mm,安装角度:75°,最大过水总流量:1.042立方米/秒
(二)提升泵房
作用:将上游来水的高度提高到后处理所需要的高度,使其实现重力自流。
设备:立式离心泵6台
工艺参数:单泵设计流量:3100立方米/小时,配套电机功率:280kw
(三)四联体(细格栅、鼓风机房、曝气沉沙池、巴氏计量槽)
作用:清除污水中较小的沉渣,通过曝气池使污水产生旋流,将沙粒表面附着的有机物冲刷到水中,使沙粒沉淀。最后计量来水量。
设备:阶梯格栅机2台,沙水分离机2台,罗茨鼓风机2台,吸沙机2台
工艺参数:曝气量0.1立方米氧气/立方米污水
格栅栅距:6mm,有效水深:2.5m,停留时间:1.68h
(四)平流沉淀池
作用:通过重力沉淀作用,去除污水中密度比污水大的固体悬浮物和漂浮物。
设备:桥式刮泥撇渣机
工艺参数:单池尺寸:46.76m*40.32m,停留时间:2.14h,有效水深:3.70m,水池坡度:1:0.01
(五)浓缩池
作用:通过污泥重力沉淀降低污泥含水率和减少污泥体积。
设备:桥式浓缩机2台
工艺参数:进水含水水率97,出水含水率:92,污泥固体负荷85.20kg/㎡.d
(六)污泥脱水机房
作用:用离心式脱水机是固液分开,是污泥进一步减容,便于污泥的最终处理。
设备:离心机2台,螺旋输送机2台,絮凝剂自动配置系统1套
工艺参数:进泥量:241立方米/天,进泥含水率:92,出泥含水率:78
文档为doc格式